|
![]() |
|
![]() |
 |
|
|
 |
论文发表 |
 |
|
|
|
浅谈学习英语的兴趣 |
|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902 |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2日 | 修改时间: 2008年05月22日 |
|
河北省望都县第二中学 张秀江
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产生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导“趣”
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兴奋和向往的特点,在上初一导言课之前教师应认真准备,搜集大量能说明英语广泛用途和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如商务、科技、文化等等),在导言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体会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今后积极、主动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经济、历史、社会、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懂得外语不仅是一个重要学科,还是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认知过程分为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等具体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是记忆的基础。在记忆过程中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官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混合型。实验研究证明;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看听说结合能记住86%。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投影、简笔画等)或电化手段(如录音机、投影、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护“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首先,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等)。
其次,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文化是维护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
总之,教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启发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学习成绩的进步又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学生既对所学语言本身产生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又认识到掌握外语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就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