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238 |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4日 | 修改时间: 2008年01月14日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山东菏泽定陶一中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对阅读理解题来说,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材料更趋向于多样化,体现当代生活气息,注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2.着重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领悟能力;3.阅读材料更趋向于“原汁原味”;4.对词汇运用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地提高;5.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适应新的要求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易犯的错误
  1.逐字逐句的阅读。
  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 
  3.不具备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
  4.缺乏非视觉信息。视觉信息是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而获得的。非视觉信息则是在阅读过程中,由大脑所提供的。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
  二、阅读理解教学的侧重点
  (一)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英国语言学家S.Pit Corder在其《应用语言学导论》一书中对语言能力做了极好的论述,他指出:“语言能力指辨认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以及辨认句子之间意义上关联的能力。”要“辨认”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就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单词和基本的语法、句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感知内容。
  1.重视词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单词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和搭配。
  2.重视识别句式的能力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句式识别能力。首先,从学生对五种基本句型的学习抓起;其次,注重他们对以并列连词and,but,for,so等连接的并列句的学习和对一些修辞性句式的辨别能力的培养;最后,认真抓好复合句的教学。
  (二)扩大阅读范围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只有正确理解该语言所属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语言。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为他们提供一些关于英美民族文化的书籍。另外,还可要求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原著,真切感受异国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氛围。
  (三)加强学法指导,掌握阅读技能
  1.提高阅读速度
  高考要求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因此必须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即使未能完成也必须停下,并要求他们复述文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渐缩短规定的阅读时间。
  2.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1)“略读”:通过快速阅读,领略内容大意,为细读做准备。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详细阅读,注意文章细节和语言结构,抓住主要事件和关键信息,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4)“猜读”: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常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看不懂的句子。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
  (5)“概读”: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和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阶段。这样,学生在应对高考阅读理解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