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反思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反思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052 |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9日 | 修改时间: 2008年01月09日
 
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反思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十中学  王新芝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恰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和合作的方式,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实现任务的目标呢?下面,我就在“任务型”教学框架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深入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成为新课改的倡导者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下的教学理论,树立新理念,投身新课改。“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因此,教师需要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中。但是,教师要想真正成为新课改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并非易事。因为,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难以抽出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所以,教师只有发扬“钉子”精神,抽出点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学课改的最新动向,才可能有效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去。
 
  二、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课改的开拓者
 
  1.拓宽知识面,力争成为复合型教师。“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本专业的“专家”水平上,还要具备更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跨学科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学习,增加自己对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生活习惯、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潜心学习,力争成为科教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熟练的运用好计算机、图像投影仪、幻灯片等现代科教设备,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扩大师生、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由此可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是我国信息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能使“新课标”倡导的情感教学、对话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教学方式得到落实。因此,教师应学会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各种科教设备,充分挖掘科教资源,提高自己利用科技助教的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有血有肉”。
 
  3.探索教学方法,力争成为新教学方法的引路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阻力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要有胆量、勇气和顽强的意志,敢做“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强调以学生为本,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知能力。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有一定的成就感。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动力。如果师生相处融洽,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就会在心里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表现好的学生,而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委婉地指出,及时地更正。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增强其他们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适合新标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不同。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