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方法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浅谈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方法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790 |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3日 | 修改时间: 2008年01月03日
 
浅谈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方法
 
河北省盐山县第二中学  肖树丽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他们是如何出现的呢?教师又该怎样带领他们走出学习英语的困境呢?根据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学困生”的成因
  1.自卑感。一些学生没有信心,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英语成绩。
  2.对英语不感兴趣。因英语学科知识点零碎,并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储备,有些学生就不喜欢学习英语。对英语的消极态度,致使他们成绩落后。
  3.意志不坚强。有些学生在刚开始学英语时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提高,他们便渐渐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经过几次失败,他们就会悲观失望、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选择放弃英语。
  4.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上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和边做作业边玩的坏习惯。
  5.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频频光顾网吧,迷恋于聊天室、网络游戏……,网络文化潜在着各种对儿童成长不利的因素。
  父母的离异或忙于做生意,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就会下降,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如何对待“学困生”
  我认为教师应该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学困生”提高英语水平。
  1.让“学困生”充满自信。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有上进心,他们渴望进步,希望得到人们的赞扬与肯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自信和希望播种在他们的心里,消除他们心中的自卑感。
  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游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学困生”多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困生”刻苦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恒心和毅力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锲而不舍,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困难,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将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课前复习、课上注意听讲、及时总结和课下巩固等。
  5.呼吁绿色文化和家庭关爱。 网络游戏和网上的“垃圾文化”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学习空间,指导他们学会网络学习,拓宽知识范围。
  对父母离异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工作忙的家长也要多挤出时间陪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我相信有了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学困生”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自信、健康地成长。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