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做到教学目标定位科学、语境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英语化和教学措施得力、到位。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标定位要科学
教师要结合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展示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可采用的展示方法有很多种,如,口述、小黑板和多媒体等。在展示目标时,教师不要将教学目标用投影仪一闪而过,使展示流于形式。
二、创设的语境要生动形象
教师要充分调用各种直观的教具、电化教学设备等,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语境。如,在教“时间的表达及句型”时,我拿起一块手表自问自答“What time is it?”“It is 8:00 o’clock.”这样,学生就被吸引到了我设置的语境中。当学生掌握了时间的表达法后,我又模仿了一阵上课铃声, It’s time to have our English class.这个句子很自然地被“引”了出来。
三、课堂教学要实现英语化
想要英语课堂充分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教师所采用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用英语讲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教师用英语讲课,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巧妙地巩固他们已学的知识,并能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我编写了“课堂用语100句”,作为组织教学的常用语。
四、措施要得力,落实要到位
1.策划好导入方式,力求“灵活性”。
新课开始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爱唱爱动的习惯,以唱英语歌曲、用英语讲故事或做演示动作等方法导入新课,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讲“名词性物主代词”这节课时,教师可拿起学生A的课本发问:“Whose book is this?”该生答道:“It’s my book.”“Yes, it’s your book. It’s yours.”教师答道。教师再问学生B:“Whose book is this? ” A生若是男生,B生答道:“It’s his book.”教师接着说:“Yes, it’s his book. It’s his.”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积极动脑,加深记忆。
2.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体现“情境性”。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先投影显示落着一只鸟的树,然后问学生:“What’s in the tree?”学生就会根据这个情境答道:“There is a bird in it.”
3.活化教材,增强“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教材内容稍加改编,使其易于用流行歌曲的曲调去唱;或者编成哑剧让几名学生表演,并让其他的学生根据剧情并结合自己的预习,说出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成文字。
4.充分协调好“教、学、练”,突出“主体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练”的关系,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同时,教师还要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可把教学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类,让学生分组进行答题。最后,教师统计各组成绩,评出优胜者。
5.适时地利用德育因素,注重“教育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如,在教有关职业的对话时,我问一名学生:“What’s your father? ”这个学生红着脸低声地说:“A farmer.” 此时我就说:“你怎么还不好意思说呢?当农民怕什么,不丢人。行业有轻重之分,但无贵贱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6.善于使用体态语
教师要善于使用体态语言,比如说传神的眼睛、丰富的面部表情、多变的手势和形体姿势等。如,在讲“listen”这个单词时,教师可做倾听的神态,然后逐步扩展成句:“Listen. ——Listen to me. ——Listen to me carefully!”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深入地探索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一中 冯宇明 王道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