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英语课文题材广泛、信息密度大、语言知识丰富,如果教师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则难以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
一、引发兴趣
在新课文教学开始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与本单元有关的趣事,丰富学他们的知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SEFC2A“Making a difference”时,我列举出了大量的科学家的趣事,特别是Stephen Hawking的事例和他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有趣的事例使生动了课堂教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
在导入新课后,学生们兴趣盎然时,教师可提出一系列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
1.What did Stephen Hawking do when he was told that he had an incurable disease?
2. How would most people feel when they were told that they had incurable diseases?
3. What did Hawking write in 1988?
……
通过对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会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要求几位口语较好的同学重述课文,以增强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练习。
三、粗中有细
对文中大意了解之后,教师可通过板书的形式列举出知识点,加强学生门对新英语词句的练习。如:
1. work on +n/pron/v-ing
He is working on a report of the experiment.
2. go by: pass
Time went by slowly。
3. be/get engaged to sb.
Tom is /gets engaged to Mary。
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讲解、反复朗读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记忆。
四、巩固提高
在播放课文听力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连放三遍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么做的目的是:第一遍放录音带,让学生听,感受语感;第二遍让学生跟读,巩固知识;第三遍,合上书本,让学生继续跟读,进一步提高听力与口语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四步阅读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教学的意识,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回答问题,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交际使用的能力。
江西省资溪一中 陈九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