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和把从阅读中得到的信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一、阅读理解究竟是什么
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知活动。其过程是:信息以文字符号通过阅读传递给大脑,大脑接受信息后,经过逻辑思维的判断取舍,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大意。
二、怎样进行阅读
一般说来,英语阅读有精读(intensive reading)、泛读(extensive reading)和快速阅读(fas t reading)之分。这三种阅读方式的作用各不相同,但从用途上看,泛读的实用性最广。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提醒他们掌握好阅读的时间,尽量做到快速阅读。学生可采用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后记下“止读时间”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断文章的类别。根据各类文章的性质,在开始阅读时,有意识地着重掌握和记住关键的内容和词汇。如:文章的题材是故事或传记时,学生应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节以及最后结局。
2.解题时不要边看问题边从文中查找答案。阅读时,学生应先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并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字、地点等,学生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3.找出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主题句。读了主题句后,学生便知道了这一段大致的中心内容。
4.掌握好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答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碰到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容易解决的的题目;待全部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可再回头来做放弃的题目。
5 .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有的地方要细读,有的地方要略读。阅读时,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含义。
6.碰到新单词时,不要急着查字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猜测生词的方法。如: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上下文的意思来猜单词,或者干脆在不影响答题的情况下,跳过去,先不去看它。
7.遇到枯燥、难以理解的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看后面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有目的地去看前面的文章,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河南南乐一中 李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