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英语教学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而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英语教学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重要作用,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英语教学方向,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品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英语的潜力。具体措施有:
1.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培养,积极性要靠教师去调动,学习热情要靠教师激发。我的体会是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学生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2.实施层次目标教学,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共同特点,但也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均是不相等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任务型”教学
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满足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而《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正符合这一要求。下面就结合要求和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谈一下我的体会:
1.任务型教学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可行的任务进行学习,并要求最终完成这项任务,使学生学了就能用,为用而学。
2.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应考虑的原则
首先,活动要有针对性。我们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全体学生参加,有效的体现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其次,活动应具有激励性。我们所设计的活动的结果应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这样才能确保任务型学习活动能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再次,活动的组织、操作应把握学生的心理,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加入活动。
3.任务型教学的内容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落脚点的。学生是交际者的角色,他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应用英语,领悟英语规律,巩固英语知识,获取英语技能。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信息提供者、问题咨询者、困难帮助者、成果的评判者或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由包办、代替转向指导者、引路者,为学生创造大量的使用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掌握英语知识。
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这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是任务型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讲英语。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真的有所收获。
四、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
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既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又包含了教学的科学性,两者是统一的。实施课堂教学应该做到:
1.讲究教学的科学性
现行的英语教材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中口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语言的实用价值,把知识融入进了实际生活。我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让同学们主动开口说英语,锻炼他们的口语,也提高了他们的听力水平,有效地利用了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施展教学艺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解决在英语教学中与视、听有关的教学问题。这也是我们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目的。只有这样,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才能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明光市涧溪中学 蒋正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