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反思教学,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分析教学失误,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水平。英语课堂的反思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应用和体现:
一、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怎样更自然地导入新课;问题如何设计得更为合理等等,并及时修订教案。
二、剖析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预先设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教师上完每一节课都应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删除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如果发现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分析原因,修订教案,然后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考察教学主体的体现程度
现代教学思想主张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每一节课后,教师都应客观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创设的情景和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帮助学生排解困惑,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例如,笔者在第一次讲授“分词作状语”时,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结果却有不少学生茫然不解。课后笔者向学生了解原因,学生反映说他们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差,对句子成分划分不好,逻辑关系搞不清楚。因此,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英语既有趣又容易学。
五、肯定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好的见解。及时记下他们的见解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对改进日后的教学方法很有帮助。例如,讲虚拟语气时,某些动词后的宾语从句要求用原形动词(should可省略)的谓语形式。同学们总是记不住这些动词。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同学介绍了这样的口诀:“一个坚持(insist),两个命令(order, command)三个建议(suggest, advise, propose)四个要求(demand, desire, request, require)”。有了上述口诀,再做类似的题简直是轻而易举。
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既是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王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