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的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加深对英语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适应新课程。那么,英语教师应如何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前提。英语新课改不仅仅是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面对英语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如下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1.同行合作观。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英语课堂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解决。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综合化特征,要求英语教师和其他教师要更加紧密地合作。
2.师生平等观。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新课标认为学习英语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英语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尊重学生选择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
3.全面评价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评价的重心应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即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4.终身学习观。现代教师所面临的社会挑战,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1.实现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要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知识。而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渐渐丧失。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最优结合。
3.实现由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三、指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成功进行新课程教学最为关键的环节。
英语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面对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师要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英语新课改做出自己的贡献。
河南省嵩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尚金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