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要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和旺盛士气的集体,是有许多方法和经验的。而我的做法是:让全体同学都来参与班级的管理。
教师要真正搞好民主管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树立其“我与班级共荣辱”的观念。我认为这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先决条件。
1997年,我刚参加工作就担任了初一的班主任。我当时精力充沛、热情满腔,一心想把这个班的管理搞好。所以,班上的大事、小事都由我安排,全班同学都被动地跟着我转。虽然也有班干部,但他们却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分配工作就不干。记得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因有急事没能及时赶回学校,而这天下午正好是学校规定的大扫除、大检查时间。等我回来时,卫生检查结果已经公布了,我们班排名最后。原来,我们班的教室、卫生责任区不仅打扫得不干净,而且因为有一个男生请假,他负责的地段根本未扫。
当时我觉得这主要是自己不在场的原因。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是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教育,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确实困难。后来,魏书生的事迹给了我极大地启发,我逐渐地改变着工作方法,有意识地让大家共同来管理班级,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锻炼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然而然地进行集体意识的教育,真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但这样做,并不等于撒手不管,一切由学生做主。班主任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同喜怒、共荣辱。
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正如魏书生所说的那样,“民主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河北省磁县磁州镇第一中学 王新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