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全身或某个部位的动作、表情或神态传递给别人特有意思的体态语言。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借助于形体语言吗?下面我着重谈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形体语言的几个好处。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用自己的授课艺术去感染学生,用简洁直观和准确到位,有时甚至是夸张的形体语言来增加英语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效果明显不相同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紧紧地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地进行讲授。例如: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叙述平静而安详,教态自然而大方。但是,遇到重点或关键部分时,不仅音量大,而且时常伴有不同的手势和身体姿态动作。教师此时大多是热情奔放,情绪慷慨激昂,对所授内容中的人物或事物的生动模仿和逼真表演无疑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不仅自己使用形体语言,而且要尽快读懂学生的形体语言。有经验的教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讲,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讲,并运用自己的眼睛去传递和捕捉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同时洞察、审视学生的眼神,及时捕捉反馈信息,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暗示替代,此时无声胜有声
为了减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理解困难,英语教师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运用形体语言将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表达shake hands with somebody 这一短语时,教师只要做一下和人握手的动作,学生就会迅速理解并且掌握。显而易见,形体语言不仅可以补充、阐释有声语言,而且有时能替代有声语言,超越有声语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能伴以适当的形体语言,以姿势助言语,以眼神传真情,就能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适应的气氛中,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联想,课文中的内容就能形象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言行互补,课堂活泼又生动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如果仅仅依靠听觉去获取信息,那是极其有限的,也是比较抽象和模糊的。只有当教师的描述在恰当准确的形体语言的伴随下,整个教学活动才会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就言语和形体语言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而言,言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形体语言起着次要和辅助作用,但是形体语言却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正在上课的教师要想及时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最适当、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形体语言的动作。言语和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中具有互补性。
英语教师作为跨越文化交际的使者,在进行语言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向学生说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不同,其形体语言也都不尽相同。如少数国家用摇头表示“是”,而我们大多普遍采用点头。因此,我们在跨越文化交际时,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形体语言,避免产生误会和使自己陷入困境。
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 秦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