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547 |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4日 | 修改时间: 2007年09月14日
 

对外语学者来说,学外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国的文化,达到真正学以致用。从外语教学者角度讲,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的渗透。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渗透,应搞清几个问题:

一、弄清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的文化内涵。

3、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二、中西方文化模式的差异

文化与语言的这种影响和制约也就是中西方文化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语言方面

如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结构,逻辑思维,以及翻译等,比如中西方的书信格式信封格式、日记格式均为不同。

逻辑思维在一些句子中更为明显,如:

1)桌子上有一本书: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2)败家子,害群之马:a / the black sheep

3)令人扫兴的人物:a wet blanket

2、非语言手段

如身势、服饰、音调、微笑、沉默、对空间与时间的不同观念等。

中国人为了表示友好,多少年来都是在微笑中握握手,不分男女都是如此,而法国人一般都会给你一个热烈的拥抱。英国绅士们会给相逢女士的纤纤玉手一个吻表示尊重,而在中国抓异性的手都可能有“阿流”(cad)之嫌,何况是吻!

交谈也能表现出文化的差异。英国人交谈,或许是正襟危坐;中国人交谈或许是一杯茶、一支烟中侃侃而谈;而阿拉伯人喜欢拉近距离,所以如果阿拉伯人与英国人交谈会出现怪诞现象,一进一退,到谈话结束,发现两人所站之地已经远离原先所站之地。

中国人摇头意味着否定,点头表示同意,但在有一些国家刚好相反。

中国人讲话讲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外国没有这种讲究,所以让外国人操汉语去买杯子,则很容易分不清杯子(cup)和被子(quilt)了。

3、社交准则

即人们在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以及某些风俗习惯。

比如对于“邀请”一事,中国人很好客,根据中国文化,邀请他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一般认为是牺牲自己的时间或给别人一个面子,被邀请者把被邀请看作是一种荣誉,时间不是由双方协定,而是由邀请方决定。而假如在美国,据美国文化,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活动等于借用别人的时间,因此对别人的时间或安排要尊重,不擅作主张,要由双方商定。

中国人请客一般是请客的人付帐,而如果美国人请客的话不一定,它有一个go dutch即各自付钱的问题。

中国人吃饭讲究排场和铺张,留下一大桌好好的菜也可以心安的离去,而老外们则很会算计,给人的感觉,一分钱都要派上用场,提倡节约。

在中国赡养老人,四世同堂长久以来都是一种传统美德,“呵护”制约了人的自立;而在美国,父母到儿女家中小住也要自掏腰包,有点“怪怪”的味道,但这种“寡情”也成就了孩子的早日立足社会。

4 社会组织

即家庭成员的关系,同事朋友的关系,以及上下级的关系。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得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凡提到自己时用谦称,称呼对方则用敬称。而外国人显得很随便,有些家庭不分老幼都直呼其名,更不用说祖与孙很可能是同一个名字。

5、价值观念

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标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差异很大,因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严重得会至于是非部分,真伪莫辨。

三、学好语言重视文化渗透

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文化的制约。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懂得有关的文化,至少要对有关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了解人家说的什么、写的什么,才能在交际过程中用对方比较容易理解得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汉语中的“水果”和英语中的所指称对象就不一样。汉语中的水果包括板栗、核桃一类地硬果,而fruit却不包括这一些。诸如此类的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如果不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因素来进行传授,很难达到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这些词汇的目的的。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浩瀚如海,包罗万象,什么都学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有所取舍。在我们地外语教学中,主要可以就下列几方面内容进行文化渗透,如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宗教文化等进行具体渗透;同时着重就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辞、告别语、褒奖和辞让、忌讳与委婉等方面作一些探讨和研究,达到让学生确切和熟练使用的目的。

当然要达到确切而熟练的使用目的,单凭课内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综合外语教学的实践,这种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数学中可以充实一些通俗易懂,在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典型和代表性的实例。如:每单元的第一课为Dialogue,可设置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如临其境,进行角色扮演,来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提高交际的能力。

2、重视课外活动

首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阅读一些英美文化作品和英语报刊时文,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3、鼓励学生看英美影视片,听英语歌曲。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操练等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4、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

学语言要重视氛围,一个懂一点点英语的人如果到外国,置身于都说英语的环境里,由于“形式”所迫,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很快就能掌握英语,但如果周围都是国人们,则很难运用娴熟,这是氛围决定,环境使然。

5、创设文化沙龙,让学生尽可能的得到操练,得到检索,得到巩固

6、注重文化渗透中的德育功能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文化的渗透,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又要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文化”是个内涵十分复杂而又非常丰富的概念,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碰撞,更要引导学生有所比较、有所鉴别,也就是说,甄别中加以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德育功能。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门的开放,“交际”因素尤其显示出其重要性与迫切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文化渗透更是破在眉睫、势在必行。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一中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