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
把教学看成是交际,必须首先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这是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
二、循循善诱,寓乐于学,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按照人的交际准则,组织好每堂课,把课本中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生活实际,组成全班活动、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同时在备课中教师要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递进教学,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学习主体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展示个人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从而提高课堂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英语学习方法没有最佳模式,关键在于把别人的学习方法辩证地运用于英语学习并加以不断地调整。
1. 朗读与默读
朗读是把注意力放在表情达意的语言训练上,不追求速度,不把它当作记忆的主要方法,否则容易忽视语音语调,有时还会有口无心,自以为在读,实则心不在焉。默读的特点是口腔运动程度减弱,思维力度加强,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就易于顺利地过渡到阅读。
2. 善于模仿创造
模仿录音,模仿教师,模仿课本提出的句式。创造是用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
3. 课外学习
学英语要大量实践,单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课外发展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多听广播英语、电视英语、录音带,多读英语材料,从商标广告到笑话小品、英文报刊以及简明英语文学读本,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卡片,记英语单词、习语、优美的段落,收集英文说明书、名片等。
4. 学得与习得
学得是指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学习,是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过程,是英语学习的主渠道。习得是指教材规定的内容之外随意进行学习,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习渠道。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延伸到外界,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也要把外界事物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有所扩张,有所补充。
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只有教师不断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 张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