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语言技能定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处于基础和首要地位。因此,注重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举足轻重的。
一、坚持英语授课 创设良好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多听英语,多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但要注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去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培养了听读能力,奠定了听力基础。
二、语言亲切自然 创建轻松氛围
过分的焦虑和紧张会严重影响听力效果。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他们;要善于给予学生鼓励的眼神,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增强学习动力;要善于使用亲切的语言,让学生身心愉悦;要善于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学习兴趣也将大大提高。
三、尊重认知规律 选取合适材料
听力教学与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选取听力材料时,要注意语速适中、难易适度。听力不是单纯的“听”,而是对语言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对语音、句意的理解。教师在选材时,还要准确估计学生在此阶段的听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否则会因为生词过多、语速过快而影响学生情绪,影响学生听力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讲究听力策略 掌握听力技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能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对听力而言,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用,只能在日常训练中,发现规律,积累经验,并用于实践之中。
1. “听、说、读、写”相结合
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听、说”技能往往是同时使用的,而在边读边做笔记或边读边写时,会同时使用“读和写”的技能,按辩证法原理,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四会并举”是我们在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时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
2. 不同题型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题型,要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1)句子理解。听句子,找出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或听句子选答语均属这一类。通过看所给的选项,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侧重点,去听句中与之有关的内容,以便快速、及时、准确地做出选择。
(2)对话理解。对话通常为一男一女,随后设一个问题。听之前,快速浏览选项,根据选项内容有针对的去听,还要联系对话的语言环境,用于帮助理解对话内容。
(3)语篇理解。这是听力测试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它所包含的词汇量、信息量大。听读时我们不太可能也无需听清楚每一个词,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切忌在一个或某几个生词上浪费时间,而导致思想混乱,影响听力顺利进行。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失误,在听短文之前,要读完所列的全部问题及选项,通过选项内容来猜测短文大概谈论什么内容;在听音过程中,要随时理解、推测、记录、选择,并且注意与短文有关的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y(原因)等信息;在听力做完重复第二遍时,要进行验证或修改,以最终确定答案。
总而言之,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有合理的计划,充足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听力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飞跃。
河北省容城县南张镇野桥中学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