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英语技能的培养,忽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持续,即使是许多人在学了许多年的英语后,依然是开不了口,一旦脱离课堂离开学校,所学之物就毫无用处,不能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关键。我在平时的授课中主要是以情景对话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的,在操作过程中,由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一、情景设置 直观呈现
教师可让学生表演原课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用流畅、自然的语言,略加一点动作,再配上一些小道具,生动形象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场景。对于此类课型的教学,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对话,而是尽可能地创设情景、利用实物、挂图、动作以及真实的语境来呈现句型,先由教师和一、两名学生进行示范,然后由二至三组同学进行表演,或是根据挂图进行简单的替换练习,在下一课的复习当中,可直接把学生叫到讲台上表演上一节课的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保护了学生开口的积极性。
二、仿照情景 模仿对话
在表演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改编对话并表演,如更换剧中的人名、地名和时间等细节或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丰富、充实原对话,示范之后即要求学生模仿教师所说的例句、对话等让同桌之间分角色扮演,充分利用现行教材,加强训练,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随着学生词汇积累的增加逐渐加大训练量,要求根据与课文相关的挂图和词组,自由结组发挥编成对话,每天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自由交谈,不限话题,比如Duty Report、Free Talk 、Shopping 、记者采访、故事接龙、天气预报、猜谜语、海外来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提前准备。
三、创设情景 活用对话
在学生能熟练地改编对话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高要求,给学生提供内容梗概,让学生自己编排情节,设计场景,组织语言,安排细节。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抓住机会,适时运用英语会话,如老师与学生见面、学生之间的见面问候、打电话、新同学之间的互相介绍、致谢以及道歉、借书及进行体育活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少用课本中的句子,多讲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实用语法,把语法学活,不断变化话题与不同的情景,使同学们说起来乐此不疲。
四、根据情景 练习巩固
在学生自导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自编对话。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场景,或根据原对话编续集,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自己构思整个故事、编排情节、设置场景、设计动作、确定语言等细节,自编、自导、自演对话,力求内容新颖有创意,语言流畅而优美,表演自然有感染力。让学生离开课本表演,并抽数名同学到讲台上实地进行,这样对课堂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另外,还要根据对话内容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对话,这样不但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而且把学生所说的对话中的语言形式在笔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总之,通过创设虚拟的现实生活的交际情景,引导学生表演小品、短剧,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通过兴趣教学法,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较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由于学生在对话中已经运用了单词、句式,所以不需要用很多时间去抄读就能记住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英语课堂效果,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英语成绩大大提高,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切都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产生积极作用。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 张力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