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应该真正实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功能,关注英语“贫困生”的学习,构建他们持续发展的平台,帮助每位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好的生存,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要认真处理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为“贫困生”今后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1. 及时对学生初中的知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开学初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学生作业,小测验或者课堂提问并观察学生的反应等方法,彻底弄清每个学生到底是词汇问题,还是语法问题,是听力薄弱还是写作有困难等等,发现问题后分析学生与要达到的终点之间所缺少的条件,然后采取措施彻底帮助学生扫清音标、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障碍,再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另外,要帮助“贫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要和班主任、家长以及其他科目教师携手辅导学生。联合班主任和家长,大家都重视起来,学生自然也就不敢轻视。
二、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拥有有效地学习方法持续学习的能力。
1. 培养学生有效的记忆能力。以词汇教学为例:部分单词需要采用谐音记忆,比如:sofa,沙发;部分可以采用构词法记忆,比如:abnormal 不正常的;变态的;还有的可以采用联想方法,比如beggar (白给) n. 乞丐,产生“白给钱乞丐”的联想。平时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一起记忆,虽然花的时间多点,但是效果肯定是明显的。对于复杂陈述性知识,还要调动学生的五官,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肢体语言和想象力。
2. 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空白处放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要“学以致用”。比如:在高二第六模块第二单元“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中,为了更好的训练这些后进生的口语,让他们也有话可说,我适当降低了难度,将话题改为:How can I find happiness? 每个人拿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If I _________, I will fell _________. 2)Then what will I do? I will_________.我让他们思考后相互交流,再换组交流。学生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平时应该充分利用机会锻炼学生的口语,多演习操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用英语对话。
三、因材施教,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和意志力,让他们拥有持续发展的品德。
1. 人的潜能是要靠伯乐挖掘的。“贫困生”虽然书面测试成绩相对较差,却往往隐含许多特长,如果正确引导,他们会展示不同的人生。多年的教学使我意识到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抓住时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强行遏制学生本来的兴趣爱好而苍白无力的教英语的重要性的没用的,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顺藤摸瓜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 建立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让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比如平时将默写的比较好的或者有进步的,上课主动要求发言的,每次做作业比较认真的,课后喜欢多问的,平时表现比较好的,每次单元测验成绩逐渐进步的学生的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哪怕有的学生没有考好,也许是英语笔试部分不好,得不到高分,但是听力、写作部分如果比别人高出一筹,也值得教师大力表扬。学生摆脱高考的阴影,感受到成功就会有学好英语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
3. 及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举出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有实际榜样可依。当学生学英语很被动,我们可以以很多名人为例来滋养其灵魂,帮学生树立目标、坚定理想。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 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