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用“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探索一种崭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二、《新目标英语》为实施“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教学可行性
《新目标英语》使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耳目一新,它采用新颖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题材广泛,话题注意到知识和趣味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记忆和思维的结合。在任务型教学方面有独特的设计,与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了明显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有利于激活语言与情景的关系,使学生在用英语做事中感受英语,体现交际教学的理念与要求。
三、实施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 趣味性原则。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2. 实践性原则。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自主学习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量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4. 生活性原则。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5. 序列原则。即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产生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而,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6. 开放性原则。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重视教室内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二中 刘家祥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