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拿英文说就是“morale”。 “士气”的高涨与否或者说学生共同心理气氛的好坏与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士气”呢?
一、我们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士气”的基本特征。
1. 情绪性,指学生对教学诸因素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2. 动态性和稳定性,动是绝对的,而静即稳定是相对的。
3. 多样性,指课堂气氛有多种类型。
二、我们要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来鼓舞“士气”。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对人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等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给人舒适的感觉。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也应该设法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能如临其境,置身于英语小世界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创设情景就是一种艺术类型,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基石。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启发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思考。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那些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于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及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的文字、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的情景,建立友好的互动作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心境。
三、我们要树立起良好的教学作风。
教师要重视班集体的作用,重视与学生共同设计的课堂教学的活动,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并指引其达到此目标。民主的教学作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这样的气氛下学习,更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是具有活力的,动态发展着的。因而,我们的教法万不可千篇一律、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我们必须运用合乎语言特征、合乎人本身特点的教法即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气氛永远保持活跃,学生的“士气”才能永不低落。
总之,如果教师把英语教得活了,学生学得活了,今后才有可能把它用活。
湖北省枣阳七方一中 黄波 李士军 童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