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语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地位。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 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
所谓自主性道德教育是指道德教育应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选择者
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
二、设置语境,让学生成为道德的实践者
英语教学中,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如:Unit 4 Hello 一文中,Have a seat, please.的教学,我设计了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情景加以巩固。学生在此情境中,不仅乐于理解此句话的含义,更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另外,在教授panda , tiger等单词时,我也不忘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珍稀动物,要好好保护。
三、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道德的收获者
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认同和应有的赞赏,这样,能够使学生有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使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走向生活,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生活。由课堂的语境实践练习,到真正的生活,乃是水到渠成。
我班的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Good morning .”“Hi.”;见到客人老师会大方的说“Welcome to our school.” 问路或打扰别人时,会先说“Excuse me! ...”“Thank you.”“You’re welcome.”“That’s all right.”等,礼貌用语更是常挂嘴边。有的学生甚至能用英语制止一些不良现象。当有的学生摘花时,他们会说“Don’t get it.”这些和以上的三者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得到鼓励,自发地在正确的道德规范下积极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肯定,他就会从自发地作为道德的履行者和实践者质变为道德的驾驭者。
总之,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英语学习者,“乐”学而“学”。
河北省任丘市第五中学 张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