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课改实验,我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感课改的势在必行与肩上的重任,同时也品尝到了课改收获的喜悦,感悟到课改的种种困惑。
收获篇
1. 社会、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更加关注
2. 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假期学习英语。有的走出去,寻求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的走进书店与图书馆,翻阅各种英语资料等等,参加英语兴趣班或俱乐部的人数与日俱增。
3.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力强的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过超过以前同级的学生。
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到每节课,甚至延续到课后
5. 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这是课改的结果,也是课改的要求
6. 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
新课程改革需要拥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一定文化积淀的研究型教师,因此,我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知识更新和文化的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与日俱增,否则会被淘汰。
困惑篇
在收获新课程改革喜悦的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困惑:虽然优生比以往要拔尖,可落后生人数越来越多,优生与落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时间由八年级提早到七年级,等等。对此,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与新课程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课改的进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同时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与新课程的能力。而以我校为例,我校共26个英语教师,真正英语专业毕业的仅6人。小学英语教师全是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是经过几个月或一年半载的培训之后就走马上任,这样又怎能肩负起英语课改的重任?又怎能与课改同行?
二、英语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与不切实际
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应让专家走进农村走进课堂,和农村英语教师一道到课堂上发现课改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农村实际出发,编著一套真正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的教材。
三、新教材在新理念的体现上远离农村教育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
如hamburger,我县还没有一家hamburger专卖店,只有城区一家糕点兼营hamburger,我们学校为县城中学,大多数学生知道并吃过,但乡下的学生恐怕未曾见过。故“面向全体”的课改理念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失去了意义。
四、教材配套资料严重不足,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与授课的难度
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然而湘教版英语教材配套资料少,加之学校经费拮据,往往连基本的教学挂图、光盘、卡片都无法保证,就连磁带也不能按时到位,电脑与网络资源更是空中楼阁,无法利用。
五、新教材词汇量太大,部分单词难拼难读,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时,词汇量为1500—1600个,湘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就达2000个左右。
五、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阻碍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进程
首先,小学英语教材与初中英语教材的不配套与不连贯;其次,平时教学不务实,考试流于形式,或简单地考几个单词,或老师上考场告诉答案,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课改成了“真空”。
六、评价体系单一与滞后,挫伤教师课改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我们这儿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标准,也是教师评优评先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七、班级学额太大,新的教学模式无法实施
新课程倡导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加,在人满为患的教室里,学生“自主”可能会使课堂乱成一锅粥,课上多维的交流稍一展开,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
总之,时代呼唤教改,面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惑,我们必须明白:教师培训是关键,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方法改革是重点,评价改革是动力,合适的教材是前提,配套资料是保障。
湖南省益阳安化县东坪中学 谌金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