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十四中学 范羿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发现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教学法中的发现法。那么该怎样理解发现法?应用发现法进行英语教学有哪些重要意义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作如下探讨。
一、通过学生积极发现,让他们牢固掌握学科内容。
英语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广,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很多,而且日常工作中运用的机会由于环境的限制却很少。怎样才能使学生记得又快又准又牢固呢?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新知识的提出要鲜明,意外且精彩。教师在教授外语新课时,尽可能用新奇的方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做到能直观的就不抽象;能实践活动的就不只让学生静静地坐着听;能悬念跌宕的就不让它平铺直叙;能幽默风趣的就不让它索然无味。当然上述原则既可指教学方式或教具,也可指外语教师的教学风格。
其次,孤立地记句型。单词不如通过情景或课文来记,用机械的记忆加理解的成分,有意识地设计不同的练习,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记忆。
其三,教学活动要遵循教学科学规律。如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注意科学复习已学知识,战胜遗忘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和思考;另外特别重视学生心理智力发展规律,结合实际,采取恰当的授课方式。曾听过这样一节初中英语课:该课内容是肯定句变疑问句。授课教师这样教学:课前让学生准备一张张卡片,上面写单词或标点符号。课堂操练疑问句时,就让持卡片的学生按陈述句语序排好,然后按照疑问句顺序排序。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好。 这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一堂轻松活泼的课。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而是教学的主体。下面我们还要对发现法教学在英语课堂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进一步说明。
二、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思考的发现者。
在发现法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学习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发现法认为,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观努力,取得学习效果即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结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践者。英语教学是离不开实践的。实际上,语言知识也是通过实践练习才能掌握的。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外语实践活动。接着学生作为主体,完成预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规律和一些问题,还可以感受进步的喜悦。
其次,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提成者和思想者,并逐步成为解决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其对行为表扬。然后,教师应引导其进行思考,除非有必要,不应直接给出答案;在思索和分析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答案,这时发现法的关键所在。如在课堂给出动词:surprise和excite的用法,然后让学生思索fritghten、please、satisfy、astonish
等动词的用法。经过思考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此类动词的共同特点,通过发现问题,学生不仅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途径,还可以带来内在的满足和学习的信心。
再者,运用发现法教学,可让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发现法教学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听众。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和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这样,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合作状态,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
三、发现法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现法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扎实全面的英语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准备了先决条件。
运用发现法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技能,甚至就是外语知识也是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掌握的。这样,在教学活动中,一改以往教师单纯讲解的英语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与教师合作,因此充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积极进取并与人合作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