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教学行为的转变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教学行为的转变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756 |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30日 | 修改时间: 2007年03月30日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教学行为的转变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学校   沈晓英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它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呢?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该做怎样的改变呢?

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知识本位,重视知识的灌输。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一方面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那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呢?

1、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在足球比赛中,当学生自行阅读思考后指出“Teamwork is the most important”,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并组织全班讨论外,还可以一句“It made me think of a famous story about three monks”巧妙地帮助学生回想起三个和尚的故事,从反面说明团结协作的必要性。接着又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寻找相似的例子来证明“teamwork”的重要性。教师这就是在组织学生搜集、利用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意识的把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2、组织学生营造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营造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就是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3、以积极的旁观来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倾听,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和倾听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

三、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教师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主要指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育理论等问题的研究,更新自己已有的教育观念,改善、充实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成为现代研究型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