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论文发表 |
 |
|
|
|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
|
来源:未知 | 点击数:691 |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5日 | 修改时间: 2014年01月15日 |
|
河南省信阳市二高 郭慧娟
“少年强则国强”,如何使我国更加繁荣富强,首先就要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因而,社会就期望学校能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新人;期望学校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作为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教师,要适应这一变革,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一、以人为本
教师应时刻牢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为此,教师要结合课改的理念,改变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提倡个性自由;强调对学生要多元评价,提倡优势发展;强调能力本位,提倡有效学习;强调目标境界,提倡高尚追求.
新课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重要的是要注重素质教育.但是,不能模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在改革的实践中不知所措.新课改的理论基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作为我们新课改的理论依据.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条件上,不能盲目地将一些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就成为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观,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师要转换角色
1. 知识者角色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注重学生发展;由统一规格教育转为差异教育;由注重教师“教”转为注重学生“学”;由注重学习结果转为注重学习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转为综合信息交流;由教师的居高临下转为师生平等融洽;由教学模式化转为教学个性化.
2.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要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提高认知能力;创建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做学风严谨的表率.
三、敬业爱生,讲求实效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今天仍然是为师者的准则,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依然是当今教师的精神信条;然而,一个精神的世界只是一个可能性世界,只有精神与知识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人的生活世界.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①一本教学心得,常写课后记,学生都有一本错题集.②认真地对待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上课不要忽视后排学生,学生会写课堂笔记.③自己没研究透的决不讲给学生听,不懂查资料,决不糊弄过关,不备课决不进课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先要做好.④一道题讲完后,师生共同探讨解题的启迪和感悟;有创新意识,能标新立异,见人之未见,想人之未想,发之所未发,不老生常谈、人云亦云.⑤讲多练,允许学生发表见解,甚至是不正确的意见;精心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不走形式,求实效.⑥看与教学有关的材料,解题时能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曲为直,一题多变.⑦教师心里要装着知识,装着学生;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心态.与同事加强合作,不仅研究“教书”,更要研究“育人”,做一个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
开展教学改革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除了单一的教学理论外,还要结合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优化,还要促进教育成果的现代化转型,诱发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的现代化改革,从而推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