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论文发表 |
 |
|
|
|
涿州市松林店中学 刘亚琴 2.25.txt |
|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557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 修改时间: 2011年04月02日 |
|
如何使英语教学中不在出现“哑巴”英语
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中学 刘亚琴
英语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语”,但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例子仍屡见不鲜。什么叫做“哑巴英语”?零英语基础的人不叫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
“哑巴”英语的形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整体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每况愈下,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我们在课上只是单纯的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上课时还要大讲语言点,依靠枯燥的机械记忆,学生学起来会觉得味同嚼蜡。而简单粗暴的惩罚,久而久之,则更容易使师生关系处于对立层面。
其次,教学中重知识,轻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轻视语言技能的训练。比如,我们经常会检查听写单词,检查作业中学生习题的解答正确与否,会检查学生的日记和作文的书写情况。我们会发现我们下大力度让学生背诵单词,讲解习题时,我们会把每一道题解释的巨细无遗。尽管这样,学生的听力及写作仍是考试中失分的重点,甚至连词成句也成了难点。由此可见,我们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不够。
再次,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不够。语言总要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习惯也会有所不同。有时,我们听英语会听得一头雾水,回答时也不知所措,自然就会“哑巴”,即使开口,也会让人家茫然,甚至要出笑话。
最后,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记忆就变得繁琐而艰巨,使得学生的学习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英语的学习就会很蹩脚。
针对以上原因,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哑巴”英语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比如图片、录音、动画、游戏、歌唱、表演等形式。英语教学讲究的是创设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运用语言,感受语言,才会给学生最深刻的体验。此外,在学完每单元后,还可举行各种竞赛。
其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并重。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要在课堂上渗透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学以为用,以用促学。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及学习知识,又掌握技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并重,这样才会为避免“哑巴”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增强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发掘和传授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价值理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礼貌礼仪、心理概念等文化风俗。
最后,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记单词时常用的“哑巴法”是万万不可取的。而正确的方法则是:首先要准备的“道具”有:作业本、笔、单词手册;其次要用到的人体器官有:眼、耳、口、手、大脑;这些“道具”和器官要有机配合:口,用来大声朗读单词(对音标、语音和嘴部肌肉进行强化训练)。耳,用来仔细听自己的读音看与标准音有无差异,同时训练听力。手,用来写单词强化记忆、练习书写。大脑,则用来记忆单词(包括读音、字母组合、意思、词性等)。而且在记忆单词时语音是最关键的,记住了发音也就记住了字母组合,也就区别开了意思。因为作为表音文字,英语的每个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是确定和对应的。这样就避免了把字母顺序弄错或漏记字母的错误,还可大幅度提高单词记忆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运用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去学习英语,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这样才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哑巴”英语,让我们自由的用英语展示我们的风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