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论文发表 |
 |
|
|
|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目标 |
|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558 |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 修改时间: 2009年07月16日 |
|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通过读来获得的。从这个角度上说,阅读教学的效率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我在工作中有机会深入到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从中发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把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我发现,其实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即阅读教学的功能目标问题。尽管不同的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材料可能千差万别,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这些“表象”的背后,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乃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从理论性上来说,它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所有其他环节,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那么,我们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结合所听课堂,从三个方面给予普遍性的回答。
第一个方面:语言知识目标。
也许是受了所谓的“淡化语法”思想的影响或者是片面理解“整体阅读教学”所致,有些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惟恐”提及阅读材料中语言层面的东西。在热身导入(warming-up)之后,先是给学生放一遍课文听力,或者是让学生快速阅读材料(fast reading),接着做几个(浅显层次的)理解题,然后让学生再读一遍材料(second reading),再做几个(深层次的)理解题,最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表演)。这已经成为被广泛采用的阅读教学设计。其中阅读教学设计固然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很显然它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对语言本身(反映在单词、长句难句甚至是段落上)的理解有困难,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对信息的摄取,在此基础上对材料形成的理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根据学生实际,设立语言知识目标。具体来说,语言知识包括:材料中出现的学生有必要掌握的新的词汇和重点词汇(尤其是构成理解障碍的词汇);长句难句的分析理解;某些术语、机构名称等等。
第二个方面:技能培养目标。
阅读技能是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一些基本目标。比如:阅读速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还包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高考考试大纲也对此给予了明确的界定——“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而在我所听的很多阅读教学课上,很多老师似乎没有对这些技能目标给予充分的重视,停留在表面,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围绕这些技能目标,根据材料,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手段,内化这些技能。举个例子来说,在很多阅读教学课上,一些老师也会涉及到材料的主旨要义。但是,在如何才能获得材料的主旨要义上又缺乏方法技能的指导,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训练学生从概括段落大意开始,从中概括文章的主旨要义。在概括段落大意时,要从寻找或概括段落的主题句开始,这样才能把技能培养目标落在实处。
第三个方面:情感教育目标。
新教材里有很多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话题,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这些教学材料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学会做人,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只是我们英语老师的职责,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阅读材料教育意义的挖掘,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层理解阅读材料,深化主题,又可达到“智育”与“德育”兼顾的目的。
总之,尽管阅读教学的材料千差万别,但其教学的功能目标却有共性的特点。也只有从这些目标出发,组织我们的阅读教学,通过有效手段最终回归这些目标,我们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和改进整体的英语教学。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沙景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