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发表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发表
 
 
 
 
   
推荐文章
 
  广告联系
  2011年英语测试报广告价格表…
  2010高考喜报
  2010高考喜讯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中学  程荣…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10-11下 广东版高三人机对话…
  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
  文安县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
 
   
最新动态
 
  2015年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汇…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万能模板
  选修7 unit 3 using langua…
  My favourite singer--Tayl…
  重庆育才中学2014级中考模拟…
  
  怎样当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
  平面向量的“叛逆者”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发表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338 |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 修改时间: 2009年07月16日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中学英语和小学英语的衔接工作。下面,我就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1. 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2. 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得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要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就必须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
        4. 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
        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地操练和在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5. 师生情感的衔接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尽量让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应善于将机械性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去交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从机械性思维向有意义性思维和交流性思维转化。
        6. 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总之,做好小学与中学英语知识的有机衔接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就能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山东省粱山县小路口镇中学    邹兴峰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5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