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名师风采  
   
 
  申承林:为智障孩子支起幸福的“拐杖”
  来源:未知 | 点击数:2065 |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04日 | 修改时间: 2007年09月04日
 

■教师先锋 2007教师节特别报道

 

为智障孩子支起幸福的“拐杖”

 

——记广州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教师申承林 

  【事迹】十多岁的学生却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学习一年还可能数不好1至10的数字。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申承林在讲台上一站就是7年。7年来,他教的班级和学生进步率达100%,家长满意率达100%。

  【心声】在特教工作中,我找到了快乐,实现了价值,我愿意一直做下去,让更多的特殊孩子都能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的智商不及常人的1/3,连“2”这样简单的数字,也要学上十几节课甚至几十节课。

  然而,11年前,当申承林拿到陕西师范大学特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的未来就注定和这样一群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孩子联系在了一起。

  在从教的2500多个日日夜夜里,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独特理解,他用自己的爱心与激情支起了这群孩子幸福生活的“拐杖”。

  他,就是广州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的申承林老师。

  “没想到教这些孩子的难度这么大!但一个好的老师,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对象都应该把他们教好!”

  2000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申承林千里迢迢来到顺德启智学校报到。刚进校门,他就看到一个不能站立、手脚乱晃的孩子被几个人架着到学校来上课。原来,这个叫阿聪的孩子患有重度手足徐动痉挛型脑瘫。“医生说孩子要站起来,太难了!”看着家长满脸无助的样子,申承林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样的孩子,可怎么教啊?”但是阿聪脸上那紧张又渴望受教育的表情,却深深打动着申承林的心:“我一定努力帮家长把这些孩子教好!”

  报到后,申承林接的第一个班就比较“棘手”。那是一个由重度智障孩子组成的班级,他们平均年龄14岁,却大都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而且都有情绪和行为问题,有个学生学了一年不会认自己的名字,不会数1至10的数字,甚至还在课堂上将男老师摁倒在地。

  给他们上第一堂课的情景,申承林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他满怀热忱地走进教室和孩子们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申承林!”而孩子们却毫无反应,有的趴在桌子上蔫蔫的,有的在放东西的地方翻箱倒柜,有的甚至当没看见他一样径直走到教室外面去了。“虽然之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却没想到难度这么大!”申承林说,更有难度的还在后面,教他们数1至5的数字,有的孩子根本不跟着读,有的虽然能模仿几个音出来,但是任意挑一个数给他就又不会读了。

  “当时真的有点后悔选择特教职业!”申承林说,“但是因为太喜欢当老师了,而且从小就被告诉这样的道理:一个好的老师,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对象都应该把他们教好。所以,就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申承林俯下身,面对这群让人怜爱的孩子,于是,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了和孩子们沟通,他抓住一切机会学广东话。“从来没见过像他这么勤奋好学的人。”经常被他“骚扰”的同事柯素莹说,“他每天晚上备完课都会让我用广东话一句一句地教他从头到尾说一遍,这样上课时他就能毫不费力地跟学生们沟通啦!”

  为了教会孩子,他先从了解他们的特点入手,问同事、访家长,他熟悉顺德的每个乡镇,连学生喜欢吃什么这样细微的问题都不放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7年里,他所任教的班级和科目,学生进步率达到100%,家长满意率达到100%,已毕业的100多个学生中,有72人找到工作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除了爱,我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本事,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在社会中受到尊重的人,这种尊重不是怜悯!”

  有天早饭前,正在值班的申承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慌慌张张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不好了,生活区有个学生发脾气,正在追打自己的生活老师呢!”他撂下电话马上往现场跑去。跑到食堂门口,迎面就撞见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女老师,在她身后,阿豪手里正拿着树枝张牙舞爪地狂追过来,周围的学生也纷纷闪躲。来不及多想,申承林立刻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阿豪,并在他的猛烈挣扎拍打中,拼尽全力地坚持了十多分钟,直到阿豪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事情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是申承林发现,阿豪的眼光中仍然充满了敌意。“这说明他对我没有认同感!”后来的日子,申承林特别留意阿豪,每次碰到他都会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头,了解到他喜欢玩拼图,就找来拼图和他一起玩。慢慢地,阿豪开始对申承林有了好感,再有情绪问题时,教育起来也轻松多了,毕业时,这个并不是申承林班上的学生还专门跑来跟他道别。

  “首先,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害怕什么,紧紧抓住他们的需求,再循循善诱。”申承林说,“还要教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教的时候要注意让他们产生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学会。”

  在申承林以前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教会了学生读“2”,但告诉他们去给老师拿“2”个苹果时,他们就如堕云雾;教会了学生写“左”、“右”,但告诉他们“向左走”、“向右走”时他们却毫无反应。

  现在,再教孩子们学习“2”时,申承林采取了“迂回”策略。

  知道孩子们很喜欢得到奖励,他就用小瓶盖做了一些代币,哪个学生主动打扫卫生了,哪个学生又比以前听话了,就奖励一个。然后等做游戏时,他就会告诉学生们,要给老师2个代币才能玩!有的同学给1个,那就没有游戏玩,给3个,还是没有游戏玩,直到给对了2个,才有玩游戏的机会。就这样日复一日,学生们对“2”有了真正的认识,当申承林再告诉他们去给我拿“2”个苹果时,他们很自然地就能听懂并且做到了。

  “我本来是个挺笨的人,但是在从事特教的过程中我好像慢慢变得聪明起来。”申承林说,“其实教这些孩子的过程,也是跟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但是斗的结果不是把他们斗败,而是怎样把他们斗得更好,学得更多。”

  之前在很多人看来,特教老师只要像保育员那样,有爱心哄着孩子们玩就行了。申承林却不这么认为:“除了爱,我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本事,教会这些孩子作为人的社会规范,提高他们日常劳动的能力,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在社会中受到尊重的人,而这种尊重不是怜悯!”

  正是靠着这种职业责任感,2001年由申承林组织参与编写的实用语文数学和社会适应能力教材,解决了学校当时没有教材的问题;2002年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学校承担的佛山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中重度弱智儿童人性化课程研究”也获奖连连,得到了国内外特殊教育专家的关注,引得各地500多名教师到顺德观摩人性化课程的教学……

  从教以来,申承林获得过很多荣誉,今年,他又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向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工作体会。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莫大的荣誉,申承林自己却很淡然,一再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本报记者 李丹)

  原载 《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4日第1版 (责任编辑 庄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4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