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信息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课改信息  
   
 
  以体育教改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275 |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2日 | 修改时间: 2007年07月02日
 

以体育教改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川沙中学5年坚持农村高中体育改革实践

一张上海市川沙中学课表呈现眼前:广播操、体育课、活动课,每天锻炼70分钟,无人例外。即使是紧张的高三,体育课时也不减反增。

 

教师们反映:学校评三好学生,首先要得先看体育表现;无论是办公条件改善、硕士课程进修,还是收入奖励提高,获得优先权的都是体育教师。

 

一所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高中,多年来一直以体育为抓手向着素质教育冲刺。

 

“对于学校体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川沙中学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然而在跨入新世纪后,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原本属于县中的学校在撤县并入浦东新区后,被“淹没”在众多的优质高中里。要在新区的教育版图中清晰地找到自身定位,究竟该比什么?

 

2002年,陈忠新上任校长后就开始以体育为突破口,进行着一场从观念到机制的变革。

 

体育教学改革之初,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公条件,首先受惠的是体育教研组;学校还千方百计地落实与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让体育教师不仅享有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结构工资,还按每个人的工作量和业绩发放广播操、课外活动、运动队、毕业班等各项津贴。

 

在此基础上,学校妥善处理好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间的关系。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抓手,努力“挤干”各文化课的“水分”,将省下的时间用于体育活动;而在另一方面,凡是运动队成员,哪怕竞技体育成绩再高,只要学业成绩不合格也“一票否决”,不得参加运动队。遇到这样的状况,体育教师还会与任课教师共同会诊,找出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帮助学生重回学习和运动的最佳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们渐渐看到:体育运动非但没有影响教学质量,而且由于运动量适度,学生的精神状态饱满,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体育教改先行一步,可以辐射其他学科”

 

学校对体育的“厚爱”,让体育教师们坐不住了,他们共同推动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校将整个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进行重新整合,并创造性地采用以选修项目为组合原则的混龄分班教学方式,把原来一个年级分性别的教学班改变为由两个年级四个教学班“分选项”的教学模式,再把每个教学班由一位教师“包揽”模式改变为以一位专老师为主,其他教师兼授必修与副项的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走班”和“分层”两种方式的优点,并创造出“是师傅也是徒弟”的新颖学习方式。

 

说起“混龄教学”,高三(10)班的唐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第一堂课,当我发现是与高二学姐一起上时,激动了好一阵子。到了高二下,自己也从‘徒弟升格为师傅’,就像接力跑完成着一站站‘光荣任务’。”

 

伴随着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随之跟进的就是评价体系。对此,川沙中学将原来的等第制改为学分制:60分为及格,即以修满60分为底线标准,鼓励学生尽量选修高学分。而学分又由学习态度、体能水平与健身技能、交流与合作、锻炼习惯、能力特长等五方面组成,3年学分累积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锻炼更主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发明”了运动会“现场报名”的赛程编排。运动会上,学生只要在自己想参加的某项目开赛前20分钟到报名处当场报名即可,学生只需报出自己的体育学号,由教师输入电脑,待开赛前报名截止时,通过电脑程序处理,自动完成编排和分组。

 

去年校运会上,全校学生平均每人参加2.3个项目;有114名学生担任裁判工作,占运动会裁判总人数的75%;更有11人、1个团队、17人次打破了9项校运会纪录。

 

“体育课会影响高考的担心是多余的”

 

2004届毕业生瞿佳音在大学里当上了学院学生会近20年来的首位体育女部长,有意思的是,她成功的原因并非有出色的竞技特长,而是靠在川沙中学3年体育氛围熏陶下形成的健康体魄和人格、良好心态和习惯。这些比分数更重要!

 

还有一些指标更加显性:学生的感冒率下降了、达标率提高了、耐力更持久、运动意识更强烈……川沙中学的这些指标看起来并不“硬”,可就是这些“软指标”却在最难见成效的高三年级学生身上获得了令人惊讶的反馈:运动会上,报名最踊跃的是高三学生;报名参加服务队、争当裁判积极性最高的也是高三学生;校运会、全校广播操比赛囊括团体前三名的还是高三年级;临近高考,高三学生照常出操,体育课一节不落。任教30多年的学科教师殷明法激动地说:“原以为到高三体育课不减反增会影响教学质量,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如今,川沙中学的30多个学生社团中近1/3为体育社团,这些社团全部由学生自主结社、自主管理,并自主开展活动;以体育为抓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而且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协调发展。

 

一个有趣的现象随之发生:20069月入学该校的500多位高一新生中,有150位来自浦东新区沿江片所谓“好地段”的“好生源”,这在5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4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