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信息 - 英语测试报
 
订阅指南
订阅指南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课改信息  
   
 
  “基本能力”测试:新高考特色的体现
  来源:未知 | 点击数:1336 |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05日 | 修改时间: 2007年06月05日
 

    山东省公布2007年高考将在知识测试之外,单独进行“基本能力”测试,这是改革高考制度的一次新尝试,是山东新高考的最大特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考是指挥棒,由于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在高考中的相对位置关涉学生的根本利益,影响其终生命运,所以高考考什么,学生必然学什么,高考考多难,学生也就学多难,怎么办能提高高考成绩,学生和中学就会怎么办。

    高考的标准不仅仅是选拔标准,同时也决定了达到这一标准的教育行为方式。无论是行政命令,还是教育立法都无法切断其间的联系。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既然知道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那么就可以通过对高考的改革,调整测试内容和录取标准,充分利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把学生和老师选择的教育行为方式,指挥到理想的方向上去,使“应该”成为现实。

    什么样的高考才是一个好高考?一个好的高考,第一,要便于操作,公开透明,公平性能获得社会的认同。第二,选拔功能好,能选拔出为在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作好了知识准备,能力发展水平又较高的学生。第三,导向作用好,能使学生为取得高考成功追求的学业目标和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学业目标相一致,能使学生为取得高考成功选择的教育行为方式和我们所希望的教育行为方式相一致。

    在高考中把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分开,单独进行能力测试,根据两者的总成绩进行录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益尝试。

    首先,“基本能力”测试,结束了能否单独测试能力的争论,能力测试的可操作性已无疑义。能进行统考,录取有客观依据,能做到公开透明,其公平性容易获得社会认可。

    第二,高考选拔的本意是在作好知识准备的学生中,选拔出能力水平高,最有继续培养价值的学生。近年来,一些高校一直抱怨学生高分低能,而能力测试的成绩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以此为据,进行录取,可以避免高分低能,有助于提高高考选拔的准确性。

    第三,把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分开,单独进行能力测试,有助于引导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通过知识的学习去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有助于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正确对待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的关系。能力测试不能完全脱离知识,但这种知识应限于高考“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所说的:“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即一个合格的大一新生所应具有的通识,也就是认真学习高中必修课程以后沉淀在记忆中的知识和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是一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大一新生理解现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学好从艺术到技术,从体育到科学每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使学生具有较现在广博的基础知识。

    能力测试是在尽量减少知识因素对成绩影响的情况下(在需要时可在题干中给出知识),直接测试能力发展水平,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注意掌握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发展根据现象进行归纳、概括、猜测、推断及设计程序证实推断等较高级的能力。

    把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分开,若进行能力测试的技术成熟了,能主要依据能力测试的成绩选拔学生,知识测试不再承担测试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任务,只考查学生是否为在大学中继续学习作好了知识方面的准备,不考难题怪题,不考查学生是否有把课本知识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那么学生只要学好课本就够了,就不用再去加班加点,也不用再去做大量习题,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就会减轻,学有余力的学生就有了时间去了解社会、探究自然、自由阅读、发展爱好、形成兴趣,为在高等学校中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刻苦钻研作好准备。

    为确保改革成功,需做好的几件事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进一步做好如何进行“能力测试”的研究,确保“能力测试”的成绩能够正确表示能力水平的高低。

    做好宣传,使更多的人理解进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方法、作用和意义。因为只有使人相信了你的理由,才可能使人支持你的做法。应使中学师生知道,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不能突击,突击也无用。能力测试的试题不是规定知识的应用,题目的灵活性很大,无法猜测,猜也不可能猜到。应使所有学生知道,只要熟悉要求和样题就够了,提高成绩的有效办法是在学习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注意基本能力的提高。

    制订一个改革进度时间表,包括如何调整,在何时调整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在高考中所占分数的比例;如何调整,在何时调整知识测试的区分度。让中学有一个适应新高考,按新高考的要求调整教学策略的时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

   
 
 
招贤纳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国英语园丁网 | 中国教育英语网 |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

Copyright ©2024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18247号-1 Tel:010-51388126   版权所有 中国华夏希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