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三大障碍
河南省实验中学 王素平
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语言交流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交际的必要手段,听力在外语教学的听、说、读、写中始终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如何提高听力水平,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是当前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
1.语言障碍
①语音、语调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学习语言,如果语音不准,又不能正确把握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辨音能力,这势必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所以语音问题在听力学习中绝不可忽视,尤其是开始阶段,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尤为重要。要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辨别相似音素之间的区别,过好音标关。同时,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练习,培养对语流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可以选用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材料,在听力实践中不断掌握技巧,培养语感、熟悉、模仿标准的英语对话和朗读。同时分析说话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态度、情感和隐含意义。
②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多方面。许多人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诚然,多听是提高听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它还与听者的英语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词汇量是英语知识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与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便失去对词义的了解,以致影响整体听力理解的水平。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心理障碍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因素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充满信心,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正常水平。
急躁是影响听力的重大因素。开始时由于听懂得较少,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出现连锁反应:急躁——思想分散——自责、抱怨,结果导致听力失败。应遵循学习规律,对听力材料的难度作适当调整,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单项听到综合听,逐步适应。同时,只有稳定情绪,持之以恒,经过大量、多次地听,自然会产生效果。另外,还必须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应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3.文化知识障碍
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自我认同。因此,要提高听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尽可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
如:听出了April Fools’ Day,同时还要了解April Fools’ Day是什么含义,具体是哪个日子。中国人一般不过这个节,但学英语的人不可不懂,否则在交际中或听力理解时就会造成障碍。对April Fools’ Day有所了解的人就能轻易地对试题作答了。
影响听力的主要障碍——语言、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